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2025年度自主课题基金指南

2025年05月20日


为促进地震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校内相关领域科技人员开展前沿性研究、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依托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设立“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自主课题基金”(以下简称“自主课题基金”)。热忱欢迎和邀请各有关领域的校内科研人员来科学中心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科学中心定位地震工程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设置6个重点任务方向。自主课题基金将紧密围绕科学中心的重点任务方向,资助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一、资助方向

方向1:强地震动特性与耦合激励

主要开展复杂岩土介质与水动力环境中地震动特性、地震动输入理论模型与方法、强震地质灾害效应与致灾机理等相关研究。

方向2:地震波流耦合控制与混合模拟

主要开展振动台及混合模拟试验理论与技术、地震波流耦合自适应控制技术、水下振动诱发扰动波理论与水下振动测试技术等相关研究。

方向3: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

主要开展复杂系统多尺度精细化智能建模、土-水-结构耦合下的高性能计算方法、可视化智能仿真方法等相关研究。

方向4:工程动力损伤与抗震韧性

主要开展复杂地震条件下多介质体动力相互作用、工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与破坏机理、设备体系地震破坏特征与失效机理等相关研究。

方向5: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御

主要开展工程抗震韧性机理与性能提升、智能材料设计与城乡系统监控、城乡全寿命风险评估与智能防灾等相关研究。

方向6:其他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关研究方向

二、项目类型与资助额度

重点项目(A类):资助经费10~20万元;

一般项目(B类):资助经费5~10万元。

三、申请要求

申请人填写《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自主课题基金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详见附件1);要求《申请书》内容符合《指南》,学术思想新颖,立项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预算编制合理可行;

申请人必须是课题负责人,应为天津大学在职教职工,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人,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由两名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若申请人为非科学中心固定研究人员,需确定一名科学中心固定研究人员作为课题联系人;

申请人拟申请与在研的本自主课题基金项目数合计不得超过2项;联系人拟联系与己联系的本自主课题基金项目数合计不得超过2项。

四、审批与立项

科学中心办公室将对《申请书》组织初审、评审、审核工作,根据择优原则,确定资助课题与金额;由科学中心主任签发立项批准书,通知课题负责人;

课题立项后,课题负责人须于15日内提交《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自主课题基金研究任务书》(详见附件2)。

五、受理时间及方式

受理时间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接受课题申请,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 年6月 15 日(以收到邮件时间为准),逾期不子受理

受理方式申请人将电子版《申请书》请发送至邮箱nfees@tju.edu.cn,邮件主题格式统一为“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2025年度自主课题基金申请-姓名-单位(二级单位)”;《申请书》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两份原件,由申请人签字并经依托单位同意盖章后,邮寄至科学中心办公室。

六、基金管理

本期自主课题基金将按照《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自主课题基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燕老师

联系电话:022-85359983,+86-13752290971

联系邮箱:nfees@tju.edu.cn

地       址:天津市津南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57楼

邮       编:300350




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办公室

2025年5月20日

上一条: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2025年度开放课题基金指南 下一条:诚邀海外优秀青年申报海外优青项目